王穉登《行书跋丁雲图罗汉册》欣赏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王穉登《行书跋丁雲图罗汉册》,纵30.9cm、横31.2cm,虽幅面不大,却藏着明代行书的雅致风骨与文人对佛画的独到见解,是书与意交融的佳作。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王穉登《行书跋丁雲图罗汉册》,纵30.9cm、横31.2cm,虽幅面不大,却藏着明代行书的雅致风骨与文人对佛画的独到见解,是书与意交融的佳作。
鲜于枢的原作本就以雄健笔力名世,而王穉登的题跋却另辟蹊径。他不追鲜于氏的豪纵,反以清逸笔触立局,起笔轻缓如流云舒卷,收锋利落似断金切玉,笔画间留白疏朗,尽显“疏可走马”的章法智慧。细看单字,“海”“涧”等字结体宽博,整体横画略向右上倾斜,既存晋人韵致,又带明代
在明代书法的璀璨星空中,王穉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走进他题周天球《桃花书屋书法卷》的艺术世界,领略其中的精妙与韵味。
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颇有意思的书法小品——明王穉登为苏轼《治平帖》所作的楷书跋语,纵仅29.2厘米的尺幅间,藏着这位明代文人对苏轼的敬慕,也藏着他楷书特有的雅逸气质。
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,明代书家以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王穉登,作为晚明重要的文学家、书法家,其作品《行书致侄八札卷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,成为后人窥探明代书法艺术风貌的一扇窗口。
作为明代书家,王穉登的字自带一股潇洒气。此行书跋文里,笔画流转间见利落,没有刻意的缠绕,却在提按转折里藏着劲挺——就像他说李公麟白描"如屈铁丝",他自己的笔也带着这份不软塌的力道。墨色浓淡随情绪走,评真迹时厚重笃定,写"飘然有天人相"时又渐见轻盈,字与文的气韵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明王穉登《致懋登二丈先生函》,是件27×27.8cm的纸本行草书作。这帧尺牍不只是亲友间的寻常通信,更藏着晚明文人的生活温度与书法雅韵。
尺牍释文里满是友人久别后的惦念:“别久倾佇”起笔便见热肠,说路过对方住处怕叨扰,托人传心意,又念及对方送来的物件“筐篚纍纍”,直道“祇领惭悚”,末了问安“渐寒。文候安和。伏惟自爱”,字里行间都是客气又恳切的旧友情分。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明王穉登《致建侯尺牍二》,是件28.2×12.5cm的纸本行书小品。尺牍里没有宏论,只几句日常——"日来饮食顿废。服散若投水。惟有东林西寺。时时出游。作避客计耳",却藏着明代文人的笔墨意趣与处世闲态。
此作释文是王穉登致友人“建侯先生”的日常书札:“日作牛马走。不胜狗马病矣。政欲入山求一两日息肩。拜手教及扇头诗。并堪当七发也。还家请过斋头。看僕作涂鸦伎俩。腕虽弱。岂為孙先生惜哉。足下乃疑僕床头有捉刀人。敢不自挝以谢嘉惠。并尊帖奉反。犒及廝养。尤非足下所宜。未
在书法的长河中,明代王穉登的《致罄室尺牍二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生活气息,成为引人注目的存在。这两幅尺牍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,右幅尺寸为28×20.9cm,左幅尺寸为28.1×12.1 cm ,虽历经岁月,却依旧散发着古朴的墨香。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书家王穉登的行书尺牍,纸本28.5×9.4cm的尺幅间,墨色清润,笔意流转,尽显晚明文人尺牍的萧散意趣。释文写道:"玅绘已成。极荷落款。乞如后题。屋事烦促景郊。良感。穉登顿首。磬室徵君先生门下。善权洞图写奉少溪宫詹五十之寿。"寥寥数语
先看释文:“湘君携诸姬远来為寿。舞裙歌扇充满几榻。君苗笔砚不焚自废矣。辱笠泽先生手书嘉貺。為我致谢。寿诗如命。俟其来。当面授。足下能与偕来。尤幸。穉登拜復。畯卿解元足下。左长。”字里行间是生活琐事:湘君带姬妾前来贺寿,歌舞喧闹让书案都“自废”;收到笠泽先生手书
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,明代的王穉登是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。他不仅在诗文领域成就斐然,书法造诣更是独树一帜,其《行书南还诗册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,成为后人领略其书法艺术精髓的珍贵佳作。
雪天寒夜,最易催发文人笔墨情致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的王穉登《行草手札》,便是一页凝着冬夜暖意的书迹。这纸24.6×13.5cm的行草书手札,没有刻意的笔墨铺陈,却在尺素间藏着明代文人的日常与笔趣。
王穉登,这位明朝后期的文学家、诗人兼书法家,字百谷、伯谷,号松坛道士 ,苏州长洲人。他年少成名,四岁能属对,六岁善写擘窠大字,十岁便能作诗,名满吴会。在嘉靖年间,他两度游学京师,客居大学士袁炜家,万历二十二年,曾被召修国史。文征明去世后,王穉登主持苏州文坛三十
在明代书法的璀璨星空中,王穉登是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星辰。他生于1535年,卒于1612年 ,字百谷、伯谷、伯固,号松坛道士,江苏江阴人,后移居苏州长洲 。自幼便展露非凡才华,四岁能属对,六岁善擘窠大字,十岁能诗,名满吴会,是明代后期杰出的文学家、诗人和书法家。
苏州博物馆藏的王穉登《行书石梁飞瀑五言诗轴》,以175×36.5cm的纵长尺幅,将诗人笔下的天台胜景与书家的笔墨意趣融于一纸。这轴行书不仅是晚明书法风貌的缩影,更藏着文人寄情山水的闲逸心迹。
上海博物馆藏的王穉登《行书七绝诗轴》,纸本之上,124.2×30.9cm的尺幅间藏着明代吴门书风的温润余韵。笔锋走处,既有诗人的清雅,又有书家的从容,读来如乘莲舟泛秋江,满目皆是意趣。
上海博物馆藏的王穉登《行书五言律诗轴》,纸本材质,纵124.4厘米、横62.4厘米,是明代行书里颇具生活意趣的佳作。笔锋游走间,既见文人的雅致,又藏着山野的疏朗,读来如漫步秋山,心随墨动。